亦糖亦画:糖画艺术的魅力
糖画是我国民间一种既可以把玩又可以食用的传统手工艺品,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里,它曾是一代人儿时的回忆。但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娱乐、美食市场的繁荣,加上糖画制作费时费力,而且产量少、价格低等因素,让不少手艺人望而却步。如今制作糖画的人越来越少,大街上糖画已然踪迹难寻。 而在近日,时值“双节”,广西柳州举办了国际水上狂欢文创汇活动,盛会之上,民间糖画艺人现身制作糖画,吸引无数游人驻足。这样的展现,不仅勾起了一代人的回忆,也让人们再次感受到了糖画艺术的魅力。
源远流长,文化深厚。糖画大致上始于明代,有资料记载,在明朝时期就有了在节庆之日用糖画祭祀的习俗,那是的人们熔糖制成各种动物人物作为祭品,并因为所铸人物 “袍笏轩昂”,俨然文臣武将,被戏称为“糖丞相”。到了清代,糖画愈发盛行,宣统年间出版的《成都通览》中“成都民间风俗正月”说:“元旦曰街市停贸易……只有小本营生者,专售小儿女之钱,如……糖饼”,糖饼即为糖画,清代时期糖画悄然盛行,成为民间市集上的常见之物。
方寸之间,勾描万物。糖画,顾名思义,以糖作画。艺人以勺为笔,糖稀为墨,在方寸之间凭借着一桌、一勺、一铲勾描万物。制作糖画之前,首先要熬糖。将糖慢火熬成糖稀至可以牵丝,之后趁热勾画图案。糖稀冷却容易变硬,画糖人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一气呵成,这要求手艺人在画图前胸成竹。糖画图案通常以花鸟虫鱼、飞禽走兽、人物肖像为题材,经过糖画艺人的细致勾描,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物象呈现在人们面前。
亦糖亦画,可观可食。糖画以糖为原料,绘制成画,可谓匠心独具、别有风味。当然,糖画艺术也极具观赏价值。糖画出现之初,需要事先做好模具,再用糖稀浇铸而成,到了后来,画糖技艺也随着时间流逝而精进,不再印铸模具,而是直接以糖作画,并且汲取了我国的传统皮影、民间剪纸、传统书法等艺术手法,由此制作出的糖画造型生动、形态各异给人极大的视觉冲击。动物花卉、人物肖像,糖画艺人信手拈来,加上诱人的糖香,正是凭借着美味而美观的特色,糖画产生深受人们喜爱,尤其倍受孩子们的追捧。
糖画艺术是我国一种古老的传统手工艺,也是极具中国传统艺术特色的民间美食,它于1998年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糖画这项古老的传统工艺流传于全国各地,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取材、不同的造型技法等给人们带来了风格各异、形式不一的糖画作品。多元化的发展丰富了糖画艺术的魅力,而糖画艺术要获得更好的传承与发展,还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为这项艺术注入现代文化的活力,与时俱进,方能经久不息。(梁丽)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