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频道--广西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族文化

剪纸:民间传统艺术

日期:2017年07月27日 17:31

“喜迎奥运”剪纸艺术。资料图

小时候看着奶奶这辈人过年的时候总会用红纸剪一些好看的花样,贴在窗的玻璃上、墙上甚至门上,那个时候也总学着老人的样子,用剪刀自己随意发挥,剪出些“印象派”的图像来,那个时候会剪一两朵小花,如今十几年没有再剪过任何东西,连简单的小花也不记得怎么剪了。那个时候,家家都会有一两个会剪纸的,如今,再回家乡,说来遗憾,竟也找不出一个会剪纸这门民间传统艺术的了。

如今,过年过节,市场上喜庆的商品琳琅满目,却鲜少有手工制作的剪纸图案,有的只是机器压出来的窗贴花样。纯手工的剪纸虽然看似简便,却能充分反映百姓的生活内涵,具有浓郁的民俗特色。剪纸区别于绘画,其精髓在于镂空,一把小剪刀,便能剪出一个栩栩如生的大世界,剪纸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种文化。

剪纸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是一门镂空艺术。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申报的中国剪纸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民间剪纸善于把生活中多种代表美好的景、物组合在一起,如:牡丹、如意、福娃、门神、福字、囍字、龙、凤、花鸟等等,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以象寓意”、“以意构象”中国人讲究图个吉利,把约定成俗的物象随剪纸人随意发挥组合,来表达自己的愿望,追求吉祥如意、幸福安康。

“花开富贵”剪纸艺术。资料图

据说,剪纸源于祭祀活动,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浓缩了汉文化传统理念,这种民间艺术的形成和流传,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节日风俗,当地特色有着密切的联系,风格各有不同,用途亦各异,逢年过节,新婚喜事,总是少不了剪纸的,人们会按照节日的不同来选择剪什么花样,如过年通常会剪福娃、如意、福字、门神、牡丹等等,到了新婚喜事,则会剪一些囍字,红枣,桂圆等。

剪纸凝聚着普通劳动人民的智慧,眼到、手到、心到,大胆而丰富的想象,用一把剪刀,剪出自己“多彩的一生”。如今,剪纸在民间市场上已经渐渐淡去,留下琳琅满目的机器雕刻画,现在会剪纸这门艺术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这不禁让我感到传统民间文化渐渐流逝的危机感,中国民间传统文化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继承和发扬 ,对外来文化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让我们的民间传统文化世世代代传承下去,这也是子孙后代之福也。(廖秀丽)

陈伟冬

广西新闻网

  • 上一篇:
  • 下一篇:

+更多焦点图片